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

2012/12/08蝴蝶的生態研究


蝴蝶的生態研究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會有美麗的蝴蝶翩翩起舞,牠們散滿銀光閃閃的銀白鱗粉,穿著五顏六色、光鮮亮麗的舞裙在台灣四處翱翔……。
大家好,我是到處都看得到的紋白蝶,我小時候雖然是大家都討厭的菜蟲,人們一見到我就一直在我身上大量的噴灑大量得毒水(農藥),害我們好難受呀!我們當然要趕快離開這恐怖的地方,但依據我們紋白蝶長老一代代的觀察,終於發現人們的花園如果噴了太多的毒水,一些像我們沒有抗藥性的昆蟲們都會一隻隻的消失不見,到了最後,就只剩下抗藥性較強的恐怖惡蟲,我以紋白蝶的身分提醒你們,不要再噴那致命的毒水了!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將鳥的羽翼鑲上黃金,牠便再也無法翱翔於天際。」(選錄自泰戈爾漂鳥集),若你因無聊或其他原因而把我們玩弄在手掌心,害我們只剩下23片翅膀,我們雖然還可以繼續飛,但卻再也無法遷移到其它的地方。
~對了,你們人們把我們抓起來時,是不是有摸到一種粉粉的物質呢?那種物質就叫「鱗粉」喔!我們身上的鱗粉排列得很整齊,很像屋瓦一般,具有防水功能;且鱗粉有各種不同的顏色及排列方式,可顯現出不同的花紋以達到威嚇、警戒或隱蔽的效果喔!且鱗粉易於脫落的特性,在遇到蜘蛛網時,可以較容易掙脫;一些鱗粉會連結毒腺,當接觸鱗粉使其脫落後,毒液自然沾黏到觸碰者身上囉!
有時你們人們有沒有看到我們有些蝴蝶會在溪邊「吸尿」呢?我們在溪邊「吸尿」的都是「雄蝶」,因為尿裡面有礦物質,我們就會被這種氣味吸引過來,但並不是所有在溪邊的尿液我們都會去吸喔!我們會挑離溪很近、地面平整、潮濕且開闊的地方,如果有亮亮的紙片(除了綠色之外顏色的色紙),我們會更加已喜歡喲!
最後,我,紋白蝶,要向你們人類說一段話:「你們的行為嚴重傷害到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生物了,也包括我們蝴蝶家族在內,請你們立刻禁止你們惡意的行為,就算是像我們這種常見的紋白蝶,也會被你們害的『立即絕種』,像蝴蝶家族裡面的大紫斑蝶和大樺班蝶、動物家族的梅花鹿、鳥類家族的旅鴿……各種來自不同家族的生物都曾經是我們常見的物種,自從你們開始大量砍殺這些生物時,我們的數量已經不知不覺的開始大量減少,原本地球上還有千萬隻,後來就慢慢被減少,只剩下幾百隻、幾十隻時,你們才發現,那時已經來不及了,我們就只能出現在書上的一張照片裡、乖乖的等著變成一種已經滅絕的生物了,我們雖然常見,但請你們不要再殺害這世界上的每一種來自不同家族的生物了,不然當大自然要開始全力反抗時,你們任何一個人都逃不了。」。

** 蝴蝶為鱗翅目,觸角成棍棒狀,末端澎大。有虹吸式口器。
** 翅膀上的鱗粉具有的功能:1.防水  2.逃命 (翅膀被蜘蛛網黏住時,可藉著鱗粉脫落時逃脫。)
** 穿越線調查法:
穿越線:即是在固定的樣區中,選一條路線穿越此樣區。路線的選擇會影響調查的結果。
是依據Thomas (1983)的方式做的,應遵守:
1.  穿越線必須固定,每次必須走相同的路線。
2.  在步行時之速度每次必須相同,減少誤差。
3.  若在森林中,最好能拉線,確保每次所行走的路線相同。
4.  穿越線兩旁的寄主植物、蜜源植物、捕食性天敵、寄生性天敵等也是調查的的重點。蝴蝶有季節性,調查的時間不一定是成蟲出現的時間,必須尋找寄生植物上的卵、幼蟲或蛹。並把記錄的資料做累積。
** 蝴蝶的食物:花蜜、樹液(蛺蝶類)、落果、尿、大便(雙尾蝶是吸狗大便)等。
** 會吸食腐果的有蛺蝶、蛇目蝶、環紋蝶。可用吊網來捕捉。
** 吸食尿液是為了吸取礦物質。在溪邊吸水的都是雄蝶(尾部有抱器)
** 琉璃蛺蝶即閃電蛺蝶的寄主是桑寄生。
** 青帶鳳蝶的寄主是樟樹,樟樹的嫩芽是紅色的,雌蝶會產卵在嫩芽上,像珍珠。
** 蝴蝶的天敵:蜘蛛、椿象、螳螂、寄生蜂。
** 保育類分三個等級:瀕臨絕種、珍貴稀有、一般保育。
** 保育類的鳳蝶科蝴蝶:
1.    寬尾鳳蝶(國蝶):在柑橘類植物修剪後的嫩芽上產卵,幼蟲會做蟲巢。台灣擦樹(寄主/可做家具)入冬會落葉,蛹會化成枯枝狀,”蛹期”越冬。
2.    珠光鳳蝶(分布在蘭嶼/尾部有珍珠光):馬兜林為寄主,鳥翼蝶類的幼蟲到4~5齡時會食用莖式木質部或環狀剝皮造成馬兜林死亡。紅紋鳳蝶大量的產卵及快速的成長,會造成珠光鳳蝶的減少。
3.    黃裳鳳蝶:吃異葉馬兜林和港口馬兜林,呈點狀分佈。
4.    曙鳳蝶(是熱帶性):台灣特有種,食用琉球馬兜林,6~9月可在清境草原的路旁看見,是分部的北界。冬天是以”幼蟲”形態過冬。
5.    黃鳳蝶:有黑白相間的警戒色,上未列入保育類。自921之後沒人再見過,是分部的南界。密度最高在海南島,台灣第二。
** 鳳蝶的偽裝及擬態:幼蟲時長像鳥大便,長大後則變綠色,遇敵時體液向上衝,頭會變大,臭角發散味道,像蛇吐信。或團結一起嚇敵人。鳳蝶會擬態成”斑蝶”(有毒),如斑鳳蝶擬態成青斑蝶。升天鳳蝶長的像木生鳳蝶(稀有,生長在福山、新店、烏來)
** 粉蝶:在台灣分為粉蝶亞科及黃粉蝶亞科。飛行速度緩慢,鱗粉容易脫落僅次於弄蝶。雌白黃蝶---母的是白色,公的是黃色。美濃黃蝶翠谷是銀紋淡黃蝶。知本森林遊樂區是雲紋粉蝶。
** 生物農藥是用真菌,將其胞子加水後灑在葉片上即可。
** 蛺蝶科:幼蟲頭部有突出的角,防禦用。蛺蝶會擬態成班蝶,會偽裝的枯葉蝶,會佔據領域的是台灣小紫蛺蝶。
** 大紫蛺蝶(保育類):最大的蛺蝶,冬天在乾枯的沙楠子樹上越冬。但因森林水泥化,幼蟲很難順利越冬。
** 環蝶亞科:有33(串珠環蝶、鳳眼方環蝶、環紋蝶)。串珠環蝶、鳳眼方環蝶是外來種擴散的,吃竹子。
** 眼蝶亞科:有1043種。吃禾本科植物。玉山箭竹眼蝶吃玉山箭竹。
** 班蝶亞科:分斑蝶屬及紫斑蝶屬。尾部有毛筆器,嚇人用的。紫斑蝶中的大紫斑蝶及大樺斑蝶已滅絕。紫斑蝶冬天會在南部河谷區。
** 斑蝶的標記內容:1.編號與日期代碼  2.標識地點  3.標識者身分
** 移動路徑:長距離移動的記錄如北上、南下。
** 弄蝶:台灣有63種。停棲時前翅與後翅呈垂直,飛行十分快速,會做蟲巢。
** 小灰蝶科:綠小灰蝶是溫帶性。夸父綠小灰蝶吃山毛櫸。
** 台灣特有種小灰蝶:在12齡時吃花苞和葉子,3齡時會落地讓螞蟻帶回槽穴(尾部有悅蟻器),吃螞蟻的幼蟲,羽化時要快速爬出蟻窩逃命。




2012/10/20螢火蟲的生態研究


螢火蟲的生態研究
寧靜的夜晚,徐徐微風吹來,螢火蟲自由自在的飛翔,靠著牠們閃爍的光芒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彷彿是沾滿亮麗光采的小仙子,令人賞心悅目。小時候,每年夏天我都吵著爸爸媽媽帶我去看螢火蟲,欣賞像小星星的螢火蟲,傾聽雄蛙的鳴叫聲,和風一起飛翔,大自然好像有神力般把我拉進充滿魔力的世界裡,好像自己也是存在於大自然中的小仙子,所以我非常喜歡螢火蟲。
大家好,今天我將要化身為黑翅螢,陪大家一起來了解我這個星星家族。不要以為我們螢火蟲家族只是閃閃發光的小生物,我們之所以閃閃發光是為了求偶,現在為了讓大家知道更多關於我們的事,所以這次請了螢火蟲專家──陳燦榮老師,來為大家解決心中的疑問,請大家熱烈歡迎。
我們在全世界總共有2100~2900種,水生種約20種(東亞)。在臺灣有1254種,水生有3種。我們依每種螢火蟲成蟲出現的時段來分類的,總共分為3種:夜行性、日行性、日夜行性。我們小時候大部分是吃蝸牛、少部份吃蚯蚓,長大後因口器退化改吃露水和花蜜。雌的光腹器大部分是一節光,雄的大部分是兩節光,接下來為大家介紹我們黑翅螢特殊的生活史:
卵(3~4周)→幼蟲(約1年)→用大顎咬泥沙做土繭,在土繭中化蛹(1~1個月)→羽化成蟲(2~4周)
請大家去賞螢時不要隨意踐踏步道旁邊的泥土地,因為我們做的土繭可能就在那堆不起眼的土堆裡,你有可能就把我們快羽化的成蟲給踩死,也請大家不要把我們生活的地方蓋水泥溝渠讓它變得更漂亮,不然就會像日本的賞螢地區變得都沒有螢火蟲了。
還有大家千萬不要相信網路上賞螢地區說我們在那個園區有幾百萬隻,其實他們的照片全是騙人的,因為只要在拍螢火蟲時曝光久一點,就可以呈現同樣的效果,而且我們2秒可以閃3次,所以老師還特地去賞螢園區實際抓給他們看,結果總共也才20幾隻而已,真的是「標準的」詐騙集團。
重點整理:
**
螢火蟲是指鞘翅目螢科的昆蟲。生活史是屬完全變態。
**
螢火蟲的種類在全世界有2100~2900種,水生種類(東亞)約20種;在台灣有1254種的螢火蟲,水生種類共3種(黃緣螢、黃胸黑翅螢、條背螢)(1種為摺螢屬,2種為水生螢屬)。在台北有1231種。
**
台灣雌光螢有3種。(指雌蟲有明顯的發光行為,雄蟲發光及不明顯)
**
甲蟲目、鱗翅目都是完全變態,半翅目是不完全變態。
**
螢火蟲的食性:大部分幼蟲吃蝸牛,少部分吃蚯蚓,極少部分吃屍體。幼蟲捕食時會以大顎攻擊獵物,大顎前端注射麻醉劑使裂物麻痺,再注射消化劑分解獵物,用吸食方式吸食肉汁。成蟲口器退化只能吸食露水或花蜜。
**
冬天的螢火蟲蟻卵越冬,卵期長達3個月,如山窗螢、雲南扁螢等。
**
夏天的螢火蟲卵期1~1個月不等,以幼蟲階段過冬,如黑翅螢、端黑螢及蓬萊短角窗螢等。
**
依幼蟲的生長環境可分水生(指幼蟲在水中生長)及陸生及半水生(指鹿野氏黑脈螢可在水中待較久)。幼蟲均生長在較潮濕而隱蔽性高的環境中。
**
幼蟲有12節,陸生的幼蟲及成蟲都是用氣孔呼吸。水生的幼蟲用氣管鰓呼吸,終齡水生幼蟲上路準備化蛹會改為用氣孔呼吸。
**
螢火蟲的幼蟲化蛹可分:蛹室(黃緣螢、雲南扁螢)、裸蛹(山窗螢、蓬萊短角窗螢)、土繭(黑翅螢、端黑螢)
**
大部分成蟲具備完整的翅,善於飛行。部分雌螢翅退化無法飛行,因此固定性高,如棲息地受破壞,對族群的影響很大。
**
依成蟲活動的時段可分類為:
夜行性:雄的腹部有2節發光器較亮,雄的複眼較雌的大,雌的有1節發光器較暗,顏色也不一樣。(但冬天的雌螢不是發1節光)(妖婦螢火蟲:雌的會發出褐斑螢的光,騙其他種的公螢靠近吃掉。)
日行性:沒有發光器,不發光,要用DNA做比較。公母的眼一樣大,不是靠視力來找伴侶,是靠嗅覺。(櫛角螢是夜間發2個小點光,公母都一樣。大端黑螢是台灣最大的端黑螢,從台北、花蓮、南投都有,是白天飛行,晚上交配)
**
日行性及日夜行性求偶時不是用視覺而是用嗅覺,可由觸角分辨公母。(在不開燈的情況下,比較亮的是公的)
**
冬天在中高海拔會有螢火蟲,天剛黑(約5點)就出來,活動1小時就休息。所以冬天賞螢應在吃飯前。
**
冬天低海拔可看到成螢、山窗螢。冬天在天上飛的一定是公的。
**
螢火蟲每2秒閃3次,在天上飛的是公螢,母螢發光弱躲在草叢中。

2012/10/13蜻蜓的生態觀察

蜻蜓的生態觀察
今天來為我們上課的是沈錦豐老師(三十二隻老鷹),老師擁有豐富的蜻蜓知識,真令人羨慕呀!一開始,沈老師就問我們有沒有抓過蜻蜓和怎麼抓的,有人就回答他用一根手指頭對著蜻蜓的眼睛轉圈圈,結果那隻蜻蜓就昏倒了,我心中想著這怎麼可能!難道是牠裝死嗎?還是牠真的暈倒了?心中擁有無限的問號,到底誰能來解答呢?我想也只有自己去實際做做看才會知道吧!
你如果不會被蜻蜓那五科怎麼分辨的話,就一定要把「村姑慶功宴」給背起來,故事如下:
有一位村姑,她很喜歡觀察蜻蜓,有一次她終於知道怎麼辨識那五科蜻蜓了,大家都很想知道,於是村姑辦了個慶功宴,慶功宴時村姑請大家吃饅頭,其實便是蜻蜓的那五科只要知道「村姑慶功宴」這個5字口訣,別人怎麼考你都不是問題啦!村姑慶功宴裡的第一個字「村」就是代表「春蜓科」的春,村姑慶功宴裡的第二個字「姑」就是用台語發音變成「勾蜓科」的勾,村姑慶功宴裡的第三個字「慶」就代表「蜻蜓科」的蜻,村姑慶功宴裡的第四個字「功」就代表「弓蜓科」的弓,村姑慶功宴裡的第五個字「宴」就代表「晏蜓科」的晏,那為什麼村姑要請大家吃饅頭呢?因為饅頭剛放進去時兩個饅頭分很開,就像是春蜓科裡蜻蜓的複眼,再來兩個饅頭又靠近了一些,就像是勾蜓科裡蜻蜓的複眼,之後饅頭就差一點點就碰到了,就像是蜻蜓科裡蜻蜓的複眼,接下來兩個饅頭碰到了,但還沒扭曲變形,就像是弓蜓科裡蜻蜓的複眼,最後兩個饅頭黏在一起了,就像是晏蜓科裡蜻蜓的複眼。

** 蜻蜓是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有翅亞綱) 蜻蛉目 不均翅亞目,為不完全變態,稚蟲稱為水蠆。
**
長角蛉不是蜻蜓,因為觸角長。
**
蜻蜓與豆娘的分辨:
蜻蜓(Dragonfly):不均翅亞目,體型大腹部粗,複眼距離近,後翅比前翅寬大,停棲時翅膀平展攤開不重疊,蜻蜓的稚蟲靠直腸鰓呼吸。
豆娘(Damselfly):均翅亞目,體型小腹部細,複眼間距離超過1個複眼的直徑,像啞鈴,前翅與後翅一樣大,停棲時翅膀合攏豎在背面,豆娘的稚蟲靠3根尾鰓呼吸。
**
蜻蜓的身體構造名稱:
頭:1對複眼(上半遠視下半近視),觸角,口器,單眼。
胸:3對足2對翅膀(前胸有前足,中胸+後胸稱合胸,有中足+後足及翅膀)
腹:有10節(第110節很短,第2節蜻蛉目有凸出來,生殖器都在第9腹節,雄性在第2節有交配器,第10節有肛附器,雌的第10節末端的尾毛長又尖)
**
最大的蜻蜓:無霸勾蜓 12公分 2億年前的蜻蜓有40公分)
**
最快的速度:時速72公里,每秒飛20公尺
**
最屈折的愛:雄性用腳抓住雌性頭部,再用肛附器夾住雌性前胸,如果雌性願意則彎曲腹部進行交配。成前公後母的飛行方式。
**
雄性蜻蜓會盤聚在水域上,雌蟲只有要產卵時才會來到水域來交配產卵,水域上看到的雌雄比為19
**
蜻蜓產卵的方式有:打針式產卵,潑水式產卵(每回300次),摸魚式產卵(會被魚吃掉),挖土式產卵(晏蜓科會在岩壁青苔上產卵是因為附近有水源),水上芭蕾式(插秧式),自殺式產卵(把卵下在玻璃上)。
**
蜻蜓的生活史:卵前稚蟲稚蟲(水蠆)終齡稚蟲羽化蜻蜓(靠氣孔呼吸)
**
蜻蜓大多在夜間羽化是以直立式或倒垂式(頭胸先出來後再拉出腹部)
**
低溫的冬天蜻蜓活動力下降,不適合觀察。
**
晴朗的上午在池塘(數量多+種類多)、溪流是適合觀察蜻蜓的時機。蜻蜓會停在植物的頂端。
**
秋紅蜻蜓(背有黑斑)會遷移,在靠海濱,有池塘或類似環境就會有過境蜻蜓。
**
北部的豆娘中華珈蟌:分2亞種(北部、南部、中間型)因地理隔絕產生亞種。
**
青紋細蟌:台灣原生種,第8節有藍色。
**
亞東細蟌:10月會遷移,第9節有藍色,雌蟲產卵管插入植物產卵。
**
拍照紀錄時要選擇側拍,雄蟲第2腹節有交配器,有肛附器,尾部尖尖的,第10節有精子。雌蟲無交配器,有2根分開的尾毛,第8910節有產卵管。

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2012/10/27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
生物是什麼?世界上沒有生物會怎麼樣?總有一天我們會不會消失?生物真的那麼重要嗎?……,這些問號是否會實現、開始運作?
「Extinction is over」滅絕是永遠,每世紀都會有生物滅絕,但他們滅絕總會有原因,例如:
隨著歐洲人邁向新大前進的腳步,人們想盡各種方法屠殺旅鴿,
槍殺、炮轟、火燒、放毒、網捕、炸藥……最為痛心的是,人們經常為了取樂而獵殺旅鴿,一個射擊俱樂部一周就射殺5萬隻,有人一天便射殺500隻,旅鴿好可憐呀!
被捕殺的旅鴿不僅供人類自己食用,還用來餵豬。這種令人發指的殺戮過程一直持續了半個世紀,到了1780年,北美東北地區已失去了旅鴿的蹤跡。
1900年3月24日,最後一隻野生旅鴿在俄亥俄州的派克鎮被一名男孩殺死。此後,只有在一些動物園才飼養著少數旅鴿。
但是失去大自然自由的天空飛翔,它們很快便走向了滅亡。
旅鴿的滅絕是如此迅速,令人難以置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人們隨意砍伐森林使旅鴿喪失了它們的築巢的條件,而盲目引入動物導致鳥病疫情的流行等等使旅鴿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這些都是旅鴿短期內慘遭滅絕的原因之一。
近年來環保及生態保育的觀念逐漸被大家接受及認同,因此不要以為人類只會害生物不斷的滅亡,其實人類也有好的一面,例如:
日本鹿兒島縣是全日本第一的海龜產卵地,近年來因為保育運動,海龜的數量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但當地居民最近卻發現,有越來越多剛出生的小海龜,居然不趕緊爬進海裡,而是紛紛往海邊住宅區爬,造成死亡率大增,研究後發現,原來是因為路燈太亮,讓小海龜迷了路。
日本鹿兒島縣奄美大島上的大和村,人口只有區區130人,不過每到6月下旬,都會有上百個小小訪客在深夜拜訪這裡,這裡的沙灘是海龜的絕佳產卵地點,剛出生的小海龜相當脆弱,他們必須努力揮動小小的四肢,和時間賽跑,趕緊爬進大海,才不會成為其他動物的食物,加油啊!小海龜!
但最近迷路的小海龜卻越來越多,甚至有小海龜直接爬進海邊的倉庫當中,這座倉庫離海邊有30公尺,小海龜剛好選了和大海完全相反的方向,當地居民試著抓住迷路的小海龜,送牠們回海裡,1個晚上居然就可以發現100隻左右的小海龜爬錯方向,沒有爬進海裡的小海龜,不是被魚網纏住,就是被早上的太陽曬乾,幾乎都無法存活下來,這些小海龜真是好可憐呀!
為了調查小海龜迷路的原因,生物專家和當地海洋展示館合作進行了一連串研究,結果發現,原來這和小海龜的趨光性有關,因為路燈太亮,小海龜會朝著村落,也就是和大海完全相反的方向爬,在街上逗留的時間越久,被其他動物捕食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
為了阻止小海龜被路燈照到分不清東西南北,迷路亂爬,專家嘗試改變燈光的顏色,實驗結果,比起藍光和黃色光,紅光對小海龜的吸引力幾乎是零,最不會影響小海龜的爬行方向。
當地的民眾於是自掏腰包,將村子裡所有路燈都加裝紅色燈罩,加裝紅色燈罩之後,幾乎再也沒有小海龜迷路爬進村子,經過大家的合力保護,相信這裡的居民,今後可以繼續看到小海龜,在深夜成群爬向大海的奇景,真是皆大歡喜呀!
人類應該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不要只渴望更多的資源,因為大自然也會有被用完的一天。大自然的資源是要給每一個族群、每一個生命,連一隻小螞蟻都有生存的意義,人類沒有權力去控制他們的生死。因為當某一種族群消失時,將造成生態環境平衡的問題,一旦失衡時,後果並不是我們能彌補的,長久下來總有一天也會被大自然反撲,到時人類將要面臨一場種族滅絕的大浩劫。

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2012/10/06天溪園


天溪園

今天是進階班的戶外課程活動,地點是在陽明山的天溪園,因為主要是要作生態的夜間觀察,所以我們是下午集合出發,先進入園區看看白天的生態,接著晚上再找尋一些夜間活動的生物,最後9:00再回到西湖國小才算完成這趟的旅程。

下午為我們帶隊的是林玉琴老師,出發時太陽還是大大籠罩著我的臉龐,原本我以為天溪園也會是好天氣,結果天溪園卻是潮濕的天氣,感覺隨時要下起大雨來,且青苔滿地都是,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林玉琴老師跟我們解說,因為天溪園一年四季都在下雨,最近又受東北季風的影響,所以潮濕的氣候很適合各式生物生長。

接著老師帶我們看有著光滑樹皮的「九芎」,老師說九芎燒起來煙很少,所以原住民進入到沒有人的深山裡時,會用九芎來把打獵到的肉拿來烤,再帶回家。

走著走著,大家就發現長的像龍眼的「猴歡喜」,原本以為是龍眼的我就把它拿起來瞧一瞧,啊─這是石頭嗎?好硬呀!所以老師說雖然它的名字叫「猴歡喜」,但其實是「猴子空歡喜」,因為猴歡喜只有松鼠咬得動,如果換成猴子咬了肯定牙齒掉光光。

接著繼續往山上走,我們看到了老師上次講到的大花咸豐草,還有人想把它踩死呢!但也有人在玩它的鬼針草,那不是就是在幫他傳播種子嗎?唉~這不是越弄越多嗎?我們後來又看到非洲鳳仙花,老師就拔了一個裝滿種子的胞囊給拔下來,然後一壓它就蹦的開獎摟!結果還有人拔了第2個…第3個,別再拔了!嚇死我了!還好他停下來只另外拔了兩個,不然天溪園就要變成非洲鳳仙花的觀光地區了。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寒冷也漸漸的朝著我們逼近,我們就抓緊時間趕緊下山了。大家吃著美味的晚餐,現在才知道肚子餓時不論吃甚麼東西都好幸福呀!

填飽我們的五臟六腹後,接著我們要開始去天溪園進行夜間觀察。晚上是陳王時老師帶隊,哇!就在黑暗籠罩著我們的身旁,艾氏青蛙的鳴叫,襯托出夜晚的寧靜,我們總共見到了三種蛇,一隻是青竹絲,另一隻是赤尾青竹絲,最後一隻是無毒的小青蛇,還有斯文豪氏赤蛙、褐樹蛙、台北樹蛙和古氏赤蛙。在去上廁所時,我們發現了難得一見的「蚰蜒」,我覺得牠看起來好噁心喔!

沒想到夜晚的叢林中竟然有這麼多的生物在活動,而生物的多樣性正是我們寶島的特色,只是外來種的生物也正在悄悄的入侵中,這是值得我們要深思的。最後大家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和疲憊的身驅離開了天溪園,踏上返家的歸途。

2012年10月1日 星期一

2012/09/22甲蟲生態觀察



甲蟲生態觀察

今天是台灣昆蟲保育研究所的李惠永老師來幫我們講課,這次上課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叩頭蟲和吉丁蟲的差別,叩頭蟲前胸會快速彈跳,牠是利用前胸到下腹之間的鉸鏈狀結構來跳躍,如果你在樹上發現叩頭蟲,牠就會裝死並從樹上掉下來,但從地上跳高翻身成功的機會只有2分之1,如果沒翻身成功的話牠可能就會死在那邊了!吉丁蟲沒有鉸鏈狀結構,外殼顏色鮮豔,日本人稱吉丁蟲叫作「玉蟲」,叩頭蟲和吉丁蟲長的很像,還有人會把吉丁蟲誤認為叩頭蟲被抓去玩,吉丁蟲可能會被那個人戳死呢!可憐的吉丁蟲呀~

接著是眾所皆知的糞金龜,在東南亞會有人把糞金龜的糞便作成給客人吃的美味料理,老師說他去吃過,他們是把糞金龜的糞便拿去當火鍋的湯底,看起來很像咖哩,真的好噁心呀!老師說他曾經做過一件有趣的實驗,先把一根牙籤插在糞金龜的糞球上,牠還是可以繼續滾,在第一根的對面插上第二根,還是可以滾,只是卡卡的,接著再把第三根與第一、二根垂直,就無法再滾了,於是糞金龜就把其中的第三根拔掉繼續滾,等到牠滾到洞口時結果進不去,於是牠又把剩下的那兩根給拔掉,真是個有趣的行為呀!糞金龜在埃及也稱「聖甲蟲」,因為埃及人信奉太陽神,糞金龜在推糞球時就像在推太陽,糞金龜會待在地底下產卵,幾個月後,又突然出現一群糞金龜,埃及人還以為糞金龜會死而復活,埃及人認為死而復活的糞金龜是他們的太陽神。

在蘭嶼有一種象鼻蟲叫球背象鼻蟲,雖然牠只有一公分長卻相當的硬,做標本的針最細的是零點零零一號針,最粗的是八號針,五號針是用來插大型甲蟲的,竟然穿不進去牠身體裡,好誇張呀!

在日本有一種水系螢火蟲,在日本的某一個地區大量繁殖,引來許多的觀光客來觀賞,於是日本政府把那裡用水泥做成整齊美觀的溝渠,結果水系螢火蟲在一夜之間消失不見了,接著花了十一年的時間重新改善環境後,才把水系螢火蟲找回來,這個結果證明了我們可以用一天的時間把這個地方破壞掉,卻要用10倍的時間來還原。地球的生態要靠大家來維護,就算是隨手丟個塑膠袋,都是會造成環境的污染,因此保護環境的整潔也是保護生態的一種方式。

重點整理
** 甲蟲的定義:有六隻腳2對翅膀,其中變硬的前翅稱為翅鞘,是保護身體和後翅及控制飛行方向用,膜質後翅飛行用。
** 甲蟲是昆蟲綱鞘翅目的完全變態昆蟲。
** 椿象只有半翅鞘所以是半翅目。
** 捕蟲的工具有:捕蟲網(網袋的長度為往框直徑的2倍),受網(白布用十字木條撐開,可用在調查森林昆蟲多樣性上),吸蟲管(抓微小的昆蟲),伯氏漏斗,水撈網(密度大,捕捉水系甲蟲用),噴霧法(熱帶雨林用),敲擊法(高處花朵,捕捉訪花形甲蟲),燈光誘集(捕捉夜間趨光性昆蟲)。
** 象鼻蟲頭部的長管是口器,與其他昆蟲不同的是觸角長在口器上,會裝死有趨光性。要找象鼻蟲的幼蟲可以去找棕梠科植物。
** 捲葉象鼻蟲又稱搖籃蟲,東南亞人把牠當食物吃。
** 球背象鼻蟲是生活在熱帶地區為保育類,很堅硬。
** 布袋蓮象鼻蟲是防治布袋蓮氾濫的功臣。(布袋蓮是外來種會阻塞河道,弄髒河水)
** 肉食性瓢蟲吃蚜蟲,翅鞘很油亮。植食性瓢蟲翅鞘有短毛。
** 金花蟲又稱葉甲,植食性,外表鮮艷易被誤認成瓢蟲。分辨方式是金花蟲各腳的附節有四節,瓢蟲只有三節。
** 叩頭蟲:遇到危險會裝死,在前胸與下腹中有一鉸鏈狀結構,讓前胸會快速彈跳起來。幼蟲住在木頭內會吃別種昆蟲的幼蟲。
** 吉丁蟲:外表鮮豔有金屬光澤,在日本稱為玉蟲。日間活動植食性,在樹冠層間飛行,速度快,訪花時才觀察的到,幼蟲吃木頭。常被誤認為叩頭蟲。
** 妖豔吉丁蟲為被保育的台灣特有種。
** 埋葬蟲:有紅點的是公的,會分泌防腐劑,大顎會咬人。
** 步行蟲(放屁蟲)分步甲蟲與虎甲蟲(帶路蟲)。肉食性,速度快。遇危險時會釋放忌避惡質(有腐蝕性)。台灣保育類有食蝸步行蟲與擬食蝸步行蟲。
** 保育類的昆蟲禁止捕捉及飼養。
** 天牛:母的觸角短,公的觸角約身體的1.5~2倍長。觸角一節一節的,末端較細。幼蟲以枯木或活樹的木質部為食,會害植株死亡,是園藝及林業的害蟲。成蟲為植食性,食葉片、樹汁或花粉花蜜。中南美洲吃天牛的幼蟲,其蛋白質優於牛肉、牛奶。
** 松斑天牛是傳播松材線蟲的媒介,松材線蟲繁殖快,會阻塞松樹的疏導組織,造成松樹死亡。
** 霧社血斑天牛以山櫻花樹幹為食,所以樹下會有木屑,是台灣保育類昆蟲。
** 芫菁是有毒的甲蟲。原住民利用毒液丟入水中毒魚,人誤食會死掉。
** 龍蝨是生活在水中的鞘翅目甲蟲,後腳特化成游泳足,公的前足特化成吸盤狀,才能在交配時將雌蟲抱住。將空氣藏在翅鞘與腹部中間。肉食性吃魚蝦的屍體,產卵在水生植物的莖中,幼蟲會捕食水中小昆蟲,在岸上潮濕土中化蛹。
** 螢火蟲的翅鞘是軟的,公的發光器有2節會四處飛行,母的只有1節發光器多停留在草地上。陸生型幼蟲捕食蝸牛或蚯蚓等軟體動物。水生型幼蟲以螺類為食,化蛹時是在陸上。螢火蟲可做為環境優劣的指標性昆蟲。
** 金龜子幼蟲又稱雞母蟲,食腐植土中的腐殖質或朽木。日行性成蟲吃花粉花蜜和樹汁,夜行性成蟲以葉片為食有趨光性。
** 金龜子中的台灣長臂金龜是台灣保育類,生活在中高海拔,公的前腳長。
** 埃及的糞金龜又稱聖甲蟲。
** 鍬形蟲的觸角是L型,糞金龜的觸角是鰓型。鍬形蟲雄的大顎發達是搶食物或雌蟲用,雌的大顎短是鑽木頭產卵用。夜行性昆蟲有趨光性。要分開飼養以免種間互鬥。
** 獨角仙是鞘翅目金龜子科、兜蟲亞科。台灣兜蟲有9種,獨角仙是最大型。雄的頭部有可活動的頭角,胸部有固定的的胸角。成蟲吸食木犀科的光臘樹樹汁。
** 雌的糞金龜會在糞球上產卵,幼蟲以糞球為食。

2012/09/15臺灣的森林王國


臺灣的森林王國

台灣有北迴歸線穿過,北迴歸線以南是熱帶氣候,北迴歸線以北則是亞熱帶氣候,但因為台灣有許多的高山,造成台灣也出現了寒帶氣候和溫帶氣候,因此台灣產生了熱帶、溫帶和寒帶植物的生存環境,如此一來台灣總共分為三個森林王國,低海拔、中海拔和高海拔, 這三個森林王國裡的植物都不同,吃植物的動物也都不同。

低海拔
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台灣屬於熱帶和亞熱帶氣候,這次要講的是低海拔的森林以及山區間盤旋溪谷內的植物,低海拔的森林大部分都是樟科的植物,也有榕樹、相思樹……等的植物,樟科的植物適合拿來做國防用的無煙火藥和經濟用的樟腦油和塑膠,相思樹可以拿來當木柴燒,相思樹燃燒後不但耐燒且冒出的煙很少。在溪谷的植物通常都會生長在水邊,並且都有保水的功能,例如:水金京、水桐木、水冬瓜……等。

中海拔
海拔1500~2500公尺屬於溫帶氣候,也是台灣山區的雲霧帶,中海拔有許多著生植物,著生植物是著生在大樹上,卻沒有吸收大樹的養分,是完全自己靠自己,例如:台灣水龍骨、伏石蕨、大腳筒(蘭花)、山蘇花……等,山蘇花會著生在大樹上,並且會製造出有泥土的環境,所以大黑皮鐵甲蕨會附身在山蘇花的下面,中海拔還有其他的動物們,例如:白面目鼠和紅腹松鼠住在紅檜的樹洞內、黑熊食用腐肉、山羌吃咬人貓和火炭母草……。

高海拔
海拔2500以上,高海拔森林主要是針葉林,每個物種都是單一的物種,台灣鐵杉(松科)以球果繁殖,樹下會有玉山箭竹林,台灣是亞寒帶的冷杉植物在地球分布最南方。
低海拔有許多的昆蟲和動物,不要隨意觸摸不認識的昆蟲和動物,避免讓自己受傷,中海拔有熊出沒,如果遇到熊不要爬樹,因為熊前腳短後腳長,熊爬樹比人爬樹還快,也不要立即裝死,因為熊也吃死的動物,但如果與到母熊帶小熊的話,就要立即躲開,不然母熊會以為你要欺負牠的小熊。高海拔的動、植物很稀少,但要記得帶禦寒衣物以免著涼。

重點整理:
*北迴歸線從台灣嘉義穿過,以南是熱帶氣候,稻米可三穫;以北是亞熱帶氣候,稻米可二穫。
*台灣有200多座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
*小灰蝶是溫帶的小型蝶類,尾部有假眼或假頭來躲避天敵。幼蟲喜歡吃台灣水青岡又稱山毛櫸,山毛櫸生長在北部中海拔1600公尺以上山區,屬於溫帶氣候,如台北與桃園間的北岔天山和太平山翠峰湖。
*海拔每升高100公尺溫度下降0.6度,往北100公里溫度下降0.6度。
*寬尾鳳蝶只吃台灣茶樹。
*石牆蝶(又稱網絲蛺蝶或地圖蝶) 吃榕葉。
*海拔1500公尺以下是低海拔屬熱帶與亞熱帶氣候,林相屬闊葉林,主要以樟科的楠木類及桑科榕屬植物為主。
*榕樹的特徵:1.葉子拔下會流乳 汁 2.有環狀托葉遺痕 3.無花果 (又稱榕果,花托膨大成果實狀,實際的花果藏在裡面)
*低海拔的樟樹在國防運用上可製造無煙火藥,經濟上可製成樟腦油,以前的塑膠,適合當建材的是紅楠、香楠。
*森林可分原始林(天然林木組成)和人工林(如桂竹、相思樹、油桐花)
*相思樹可做成木炭,煙少又耐燒。
*油桐花的種子可榨油。
*入侵種植物如大花咸豐草(鬼針草),已占據低海拔度區,本土種只能轉移到中海拔生存。其白色的舌狀花是吸引昆蟲用,只有雄蕊不能生殖。中間的管狀花有雄、雌蕊。
*淡水河由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匯流而成,從關渡出海口。
*低海拔山區的溪谷植物喜歡潮濕有水,如水同木、水冬瓜、水金京、水麻等。
*長斑擬燈蛾吃水同木的葉子,榕屬其榕果(幹生果)是白鼻心的食物(山棕的果實也是)。
*水冬瓜:果實可食用,布農族稱為鼻涕樹。
*單帶蛺蝶更名為異紋帶蛺蝶,幼蟲吃水金京的葉片,會製作糞橋(在中肋)及糞巢躲避天敵。
*水麻:葉背白色,細蝶幼蟲食其葉子,幼鳥喜歡食其果實。
*著生植物通指蕨類和蘭花類植物。可分1.山蘇花(有胞子囊),大黑皮鐵甲蕨(附生植物)會依附在山蘇花下方。2.台灣水龍骨,根莖可保水。3.伏石蕨,葉變厚可保水,葉子可分營養葉與胞子葉。4.大腳桶(黃萼捲瓣蘭),有假球莖。
*中海拔是指1500到2500公尺,屬溫帶氣候,是台灣山區的雲霧帶,林相屬針闊葉混合林。
*針葉以檜木為主,有紅檜(樹形在幼期即分歧)、台灣扁柏(樹幹直,樹皮扭曲)。
*闊葉喬木有殼斗科(短尾葉石櫟、森氏櫟、青剛櫟,用果實分類)及樟科植物(長葉木薑子、假長葉楠的嫩葉及果實可供動物實用)
*白面目鼠、紅腹松鼠以紅檜的樹洞當家。
*中海拔還有變色葉植物如紅榨風,嫩葉可供動物食用。
*中海拔的長臂金龜會長毛保暖。
*山羌喜歡吃火炭母草及咬人貓(含乙酸)的葉子。
*水鹿吃中海拔長梗紫麻的樹皮和高海拔的箭竹。
*台灣二葉松樹皮厚不怕火,含有油質易引火,原住民稱為油木,其毬果遇熱張開,種子就會隨風吹。
*海拔2500公尺以上稱高海拔屬冷溫帶與寒帶氣候,森林為針葉林,因容易被單一物種占據呈現純林現象。
*台灣鐵杉(松科)有毬果,樹下會長玉山箭竹林。
*亞寒帶的冷杉植物在地球分布最南方是在台灣高海拔地區。
*冷杉生長的上限是3600公尺,嚴苛的環境只適合灌木類穫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

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2012/06/23蟬的生態研究

蟬的生態研究
4~9月是蟬的求偶時期,剛好就是夏天,最近也可以在教室裡一邊聽老師講課,一邊聽著雄蟬為我們唱的樂曲,真是無比的享受呀!

每種蟬的鳴叫都不同,居住的地區、環境、海拔高度也都不同,也有只有在某一個地點的蟬,因為蟬不擅長長距離飛行,所以不大會發生像候鳥或迷蝶的跨區遷移,例如:阿里山木蟬(只有在阿里山)、恆春雨衣蟬(只有在恆春)、陽明山木蟬(只有在陽明山)……等。

也有固定每幾年才會一起出現的週期蟬,例如:十三年蟬、十七年蟬(只有在北美伊利諾州每十三、十七年才有),這兩種蟬一次會出現50億隻,所以路上的路人都要撐著一把傘,大家應該很好奇,為什麼路人都要撐傘呢?因為走到街上都會下著不可思議的「蟬雨」,為了避免被蟬砸到,路人才要撐著一把保護自己的傘,換個角度來想,從樹上被其他同伴擠了掉下來的蟬搞不好會骨折,唉~可憐的蟬呀!嗯~好像也不是這麼說,因為蟬會飛呀?該不會牠是先撞到人之後再彈開飛走,有機會我還是親自去看看好了。

雄蟬為什麼要唱歌呢?因為牠要用它美麗的歌聲,來吸引雌蟬來找牠。那雌蟬會不會認不出雄蟬的鳴叫聲?每種雌蟬都可分出同種雄蟬的鳴叫,代表每種雌蟬聽力都很好囉!每種雄蟬的鳴叫也都不同,有些是只用單音的唱,有些是把它變成一首好聽的樂曲。

蟬是半翅目,成蟲和幼蟲都是刺吸式口器,成蟲吸植物的汁液,幼蟲吸植物根部的枝液。天敵:鳥、捕食性昆蟲(螳螂)、節肢動物、兩棲類、微生物(黴菌、共生),微生物中就有一種是寄生蛾,牠會寄生在蟬身上,牠會結成一個繭寄生在蟬身上,這種蛾的名字就叫作「蟬寄生蛾」,但這種寄生蛾卻不會把這隻蟬給弄死,因為如果把蟬先弄死的話,那牠就沒地方住了,所以寄生蛾可是很聰明的呢!
◎全世界的蟬有2000多種,台灣有21屬59種,其中特有種占約60%。80%分部於山區,局部分布較廣,分佈的種類多,多屬為快速的輻射適應。
◎人類與蟬的關係:1. 中藥材 2. 食物 3. 危害作物? 4. 童年回憶
◎蟬的發音器是鼓膜,長在雄蟬的腹部側邊,用V形肌拉動鼓膜,200次/秒 震動,人類可聽到的聲波是50-20000Hz,以上的稱為超音波。雌蟬腹部有產卵管。
◎翅蟬亞科的蟬則是靠翅膀摩擦身體發音。
◎蟬聲可分:召喚聲(長音)、警戒聲(短音)、驚嚇聲(短音)、攻擊聲(短音)、求偶聲(短音)、交尾(短音)
◎召喚聲是要:1. 吸引雌蟬
2. 每一種蟬都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3. 雌蟬可分辨出同種的聲音
4. 生殖隔離
5. 種內即種間的競爭
◎蟬是不完全變態的昆蟲,蟬的幼蟲又稱若蟲,有較長的觸角與挖掘腳幼蟲有5個齡期(即脫5次皮)。
在有蟬殼的樹下,主根旁的鬚根土中則會有蟬的幼蟲。
◎羽化時會從腹部爬出來,身體才著色,約1小時候才能飛,雄蟬要2天後才會叫。
◎蟬的成蟲是刺吸式口器,用來吸植物的汁液。幼蟲也是刺吸式口器,用來吸植物根部的汁液。與半翅目的椿象很相似。
◎蟬的天敵:鳥、捕食性昆蟲(螳螂)、節肢動物、兩棲類、微生物(發霉、共生)。
◎蟬飛行時間短,只有少數幾種可以飛超過1分鐘。飛行時前後翅連在一起,主要是以前翅的力量帶動。
◎台灣蟬科的分類可用型態或聲音來分類。
◎型態分類:1.須了解「屬」的特徵。 2.利用檢索表(key)來做初步鑑定。 3.身體顏色及斑紋變化較大。 4.粉多「屬」都長的很像。
◎聲音分類:利用錄音機收音,用聲音軟體分析,用波形圖及音頻來看差異。
◎阿里山木蟬:入夜後會連續叫1小時,是為了要完成交尾。
◎台灣爺蟬:保育類,體型最大的蟬。
◎紅脈熊蟬(紅色翅脈),居住在苦楝樹5-9年。
◎高砂熊嬋(綠色翅脈),出生時有絨毛,住在平地(台北行道樹)。
◎台灣熊蟬(黑色翅脈)
◎草蟬:有黑色、綠色、黃色,在4月初出現。
◎琉璃草蟬:身體發亮呈現藍光,有黑翅、橘翅。
◎黑翅蟬:中胸有2塊橘斑。
◎紅腳黑翅蟬:前胸和中胸間有十字白紋,喜歡度紅花,音頻高、小聲。
◎可里大蟬與蟬寄生蛾是共生狀態,叫聲像電鋸聲。
◎蝦夷蟬:高山蟬。
◎寒蟬的叫聲像是在唱一首歌,延奇寒蟬叫聲像鳥叫。
◎陽明山木蟬:活動期是5月底到7月底。
◎高砂長半蟬:恆春半島特有種。
◎端黑蟬:北部山區常見,在日本的石垣島及公鼓島也有,但叫聲不同。
◎阿里山文翅目蟬:一天叫2個時段,喜歡在傍晚時合唱,是群聚性。
◎太平基春蟬與高山基春蟬在觀霧都有。

2012年6月6日 星期三

2012/06/02蛙類的生態觀察


蛙類的生態觀察這次為我們上課的是陳王時老師,令我感到驚訝的是陳老師竟然將自己的青蛙帶來跟我們解說,老師總共帶了3隻不同種類的青蛙,其中有一隻是體型最大的牛蛙,名字叫作小綠,老師說小綠是在家樂福買的呢!老師就從桶子裡拿出小綠給我們看,但是小綠卻一直在尿尿,老師跟我們說其實小綠不是在尿尿,而是因為受到驚嚇把身體裡的水分排出來,所以這種尿液是沒有味道的,另外,桶子裡還有兩隻有毒的青蛙,青蛙會吃同類,但為什麼小綠不吃那兩隻有毒的青蛙呢?因為那兩隻有毒的青蛙在桶子裡並沒有很大的移動,所以小綠看不到,且青蛙被驚嚇時不會進食。小綠住在老師家的浴室裡,因為地板都是乾的,所以老師特地拿一個小盆子裝水放在排水孔旁邊,我猜大家一定和我一樣好奇,為什麼要把小盆子裝水放在排水孔旁邊呢?因為晚上就會有不定期的不速之客從排水孔爬出來,變成小綠今夜的『蟑螂大餐』。書及卡通中總是說青蛙是吃蚊子,其實事情並不如此,老師說青蛙有90%是不吃蚊子的,因為蚊子會直接在青蛙的皮膚上喝『西瓜汁(血)』,然後蚊子就會一動也不動,加上青蛙的視力不好,只看的見會動的東西,除非有一隻笨笨的蚊子飛到青蛙的眼前,青蛙才有可能會把蚊子吃掉如果換是一隻肥肥大大的蒼蠅飛在青蛙的前面,那隻青蛙就有可能毫不猶豫的把牠吃掉。
原本我覺得青蛙是一種很可怕、噁心的動物,經過了陳老師幫我們上課後,我卻覺得青蛙是種很可愛的動物,其實老師也有跟我們說看到青蛙不要覺得恐怖,也不要尖叫,因為青蛙看到妳就像看到會動的101大樓一樣,所以應該要尖叫的是青蛙而不是你,謝謝老師的教導。

筆記:
◎蛙類上眼瞼短,只有在用力吞嚥或死掉時才會用到,眼球會因此深陷入眼窩中。下眼瞼是瞬膜,跳入水中時會由下往上蓋住眼球,防止眼睛進水。
◎蛙類是弱視只看的到物質的輪廓,與眼前移動的物質。
◎蛙類體外受精每次可產下1~3萬個卵,以量取勝。
◎青蛙是用肺和皮膚呼吸。蝌蚪用腮呼吸,水從口入,左前肢出水。
◎蝌蚪變青蛙:蝌蚪會先緩慢的長出後腳,前腳會在皮下先長,再瞬間長出前腳,並堵住前肢出水口改由肺呼吸。
◎青蛙是變溫動物,從高處往下跳不會受傷是因為骨頭屬於軟骨。(看著老師手上的青蛙不停的找機會往下跳,我好怕牠會跳到我身上,我想我應該會尖叫…..)
◎蝌蚪變青蛙的時間長短與食物是否豐富有關。
◎斯文豪氏赤蛙叫聲為”啾”,像鳥叫,可食用。
◎蛙類遇到天敵時自我保護的方法有:保護色、跳走、毒液、裝死、膨脹變大嚇走敵人、尿遁。
◎蛙類求偶的方式是女追男,公蛙用叫聲吸引母蛙來找牠。如台北樹蛙在冬季繁殖,從第一波寒流到來開始,公蛙會挖洞造窩,用叫聲吸引母蛙來下卵達到繁殖的目的。
◎盤古蟾蜍:2側有耳後線下方有粗黑線,會分泌白色毒液,可提煉成中藥的『蟾酥』。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秋冬時在溪流旁繁殖,卵呈2串長條並行,蝌蚪為黑色有毒,群聚性。
◎黑框蟾蜍:戴黑眼鏡,擦黑口紅及黑指甲。有耳後線會分泌白色毒液,主要分布在平地,春夏時在池塘、溝渠繁殖,有繁殖叫聲,卵呈2串長條並行,蝌蚪為黑底金色斑點,有毒。
◎中國樹蟾:唯一有毒的樹蛙,吻部鈍圓,從嘴連接眼睛到鼓膜後方有一深褐色過眼帶,像蒙面俠。蝌蚪背部有2條金線。
◎小雨蛙:口小,身體呈等腰三角形,背部有對稱塔狀花紋。叫聲可傳25公尺。蝌蚪呈半透明狀,吃浮游生物。
◎台灣的樹蛙有10種,其中有7種是特有種。
◎日本樹蛙:只有台灣跟日本琉球有。腳指有吸盤。是唯一不爬樹的樹蛙。可在溫度41度以下的環境生存,又稱溫泉蛙。
◎褐樹蛙:腳趾吸盤最大,眼睛虹膜有T字斑。在溪邊繁殖,公蛙交配時身體會從褐色變為鮮黃色,母蛙交配時是抬頭挺胸。卵有粘性,水鳥踏到後會隨水鳥到達下一個水域孵化。只有台灣才有綠色的卵泡。
◎艾氏樹蛙:住在樹洞、竹筒中,在4~5月繁殖,是台灣唯一會扶養蝌蚪的樹蛙。公蛙會在洞口保護蝌蚪,母蛙會產下未受精卵給蝌蚪吃。

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

2012/05/26台灣的野鳥世界


台灣的野鳥世界
這次為我們上課的是林金雄老師,林老師高齡70加上一頭白髮在這炎炎夏日來幫我們上課,老師還特地帶來許多幻燈片讓我們看,真是謝謝他呀!
老師首先跟我們介紹了常見的「麻雀」,公的麻雀比較瘦小,有黑眼圈和黑下巴,還有會翹尾的也是公麻雀。
然後,老師讓我們看關於「鷺」,鷺有分好幾種,對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夜鷺、大白鷺和小白鷺。
◎小白鷺的嘴和腳是黑的,腳趾是白的,春夏求偶時頭上會長出2條長長的頭羽。吃魚是從頭部先入口,才不會卡住。
◎大白鷺嘴是黃色的,是長脖子。大白鷺和小白鷺差了1.5倍。
◎夜鷺是群居的鳥類,在夜間活動,眼角膜是紅色的,求偶時頭上會長出2條長長的頭羽。
◎蒼鷺體型最大,是灰羽毛。
◎黃鷺又稱牛背鷺,喜歡與動物同行,吃昆蟲。
◎黑面琵鷺全世界約2500多隻,每年約有1900隻會從山東、韓國飛來台灣臺南度冬。
◎烏鳩又稱大捲尾,在清水休息站有他的銅雕。
◎老鷹喜歡吃屍體的肉,並不會補捉活的動物吃,在基隆可以看到。
◎翠鳥,公的翠鳥嘴巴是黑色的,母的翠鳥上方的嘴巴是黑的,下方是紅的。
◎綠繡眼,母鳥會裝可愛,公的則會捕蟲餵母的吃。
◎鴛鴦,鴛是公的,鴦是母的,1夫多妻。
◎世界上有種鳥是母的比公的美,其一是長尾水雉,母的只有下蛋,公鳥孵蛋和餵小鳥,在台南官田的保育區可以看見。
◎紅冠水雞是臂力很強的鳥類,遇危險時會單翅夾住幼鳥,單翅飛。
◎白護秧雞是家庭觀念重的鳥類。兄弟姐妹會幫父母照顧幼鳥。
◎紅尾伯勞是秋天的過境鳥,喜歡吃新鮮的老鼠。
◎白額雁家族飛行時呈八字形。
◎鬥雁是一夫一妻制,如果喪偶的,要擔任夜間警衛。
◎台灣藍鵲是台北市市鳥,會互相照顧看護。
◎補充台灣六大毒蛇:百步蛇、眼鏡蛇、鎖鏈蛇、青竹絲、龜殼花、雨傘節。
老師跟我們講了「丹頂鶴」的故事,老師有一次去大陸東北的黑龍江丹頂鶴保育區找丹頂鶴,那裡有一位張先生,老師就請那位張先生讓老師看丹頂鶴,結果,那位張先生就對那隻母的丹頂鶴跳起舞來,沒想到母的丹頂鶴跟著張先生一直從屋裡跳到院子外才停下來,後來,老師就覺得這位張先生跳的舞真好,且讓老師看到了丹頂鶴跳舞,終於沒有白跑一趟。
老師還跟我們講了敬老尊賢的烏鴉,其實我們大家都誤會了可憐的烏鴉,大家不要以為烏鴉是會帶來霉運的鳥,在群居的烏鴉是會敬老尊賢的,小的烏鴉會站在比長輩矮一些的樹枝上,如果犯了錯,會被全家族的人輪流罵。說到了烏鴉讓我想起伊索寓言裡那隻聰明的烏鴉,那隻烏鴉都找不到水喝,忽然再附近的水瓶裡找到了一些剩下來的水,但是那隻烏鴉卻喝不到半口水,因此烏鴉就拿附近的小石子一顆一顆慢慢投進水瓶裡,最後就會有水從瓶口流出來,真是聰明的鳥類,看來我們也應該跟烏鴉好好學習!
最後還要謝謝林老師的教導。

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

2012/05/19-金面山-黑鳳蝶

101/05/19-金面山-黑鳳蝶

2012/05/19-金面山-香蕉弄蝶的蛹

101/05/19-金面山-香蕉弄蝶的蛹

2012/05/19金面山自然觀察


金面山自然觀察
期待已久的金面山之旅就在大家滿心期待下來到了。
我們這次帶隊的是吳文德老師,首先我們在邱老師的檢查行李之後,開始我們的金面山之旅,但剛上山就有人喊說:「好癢喔!」,我猜他一定是被蚊子蓋上了紅色的印章,走了沒多久,老師就發現了一棵奇怪的樹,結果只是一棵榕樹的種子因鳥而掉到這棵樹上,這樣的情況就稱為「寄生」。
後來,老師又給我們看了一種蕨類,雖然看起來很普通,仔細瞧一瞧,沒想到它竟然有兩種葉子,一個細細長長的,還有孢子囊群,一個圓圓的,真是奇怪!在大家還在努力思考中,老師終於把答案揭曉了,原來是細細長長的葉片是用來繁殖下一代的,而圓圓的那種葉子是營養葉,專門給植物提供營養的葉子。
走著走著,老師叫我們往樹上看,並告訴我們樹上的葉子之所以變成「葉捲」,應該是香蕉弄蝶的惡作劇,香蕉弄蝶喜歡吃香蕉葉,且牠會將香蕉葉變成牠的家,老師還把香蕉弄蝶的葉捲給拔了下來給我們看,沒想到裡面竟然有如寶石般珍貴的香蕉弄蝶的蛹,香蕉弄蝶的蛹上有些白白的粉,感覺真像用白白麵粉抹在香蕉弄蝶的蛹上,正準備下去油炸,還是趕快收起著個邪惡的念頭吧!
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大岩壁,走上大岩壁令人心驚膽戰,從高處俯瞰整個大台北,馬上沉醉在美不勝收的美景中,完完全全忘記了自己還身在高處呢!雖然只有一條繩子來支撐大家的身體,但我們還是成功的爬完了大岩壁,真是「一山還有一山高」啊!我們馬上要面對的是「剪刀石」,剪刀石看似減簡單單就可以爬上去,卻要花費大家一半的體力,到了下山的時間,我們開開心心的下山去,卻在這時發現在轉角處看見有人正在施工,我們只好換一條小捷徑走,等到三點時我們終於抵達了西湖國小,金面山之旅就到此結束了,經過這次經驗我帶著疲累以及多到說不完的知識滿載而歸的回到家了。

2012年5月12日 星期六

2012/04/28臺灣昆蟲的秘密花園


昆蟲是節肢動物,身體分為頭部-感覺器官,胸部-運動器官,腹部-生殖及排泄器官。
昆蟲又稱六足。八隻腳的蜘蛛及多隻腳的馬陸、蜈蚣並不是昆蟲。
昆蟲分完全變態:成長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幼蟲與成蟲型體差異大。如蝴蝶、瓢蟲、螢火蟲。
不完全變態:成長少了結蛹過程,幼蟲與成蟲形體類似稱若蟲。如蝗蟲、蟋蟀。
不變態:幼蟲又稱仔蟲,形體與成蟲極為相似。如衣魚。
昆蟲的食性可從口器及棲息環境看出。可分植食性-蝗蟲、蝴蝶、蟬、天牛。
肉食性-螳螂、瓢蟲、蚊子。雜食性-蟑螂、螞蟻、蟋蟀、螽斯。腐食性-糞金龜、埋葬蟲。
弱小的昆蟲要靠一些巧保護自己,才能生存繁衍後代。
以行動求自保:用跑飛跳逃命,如蟑螂、蜻蜓、蝗蟲
偽裝、擬態:如竹節蟲、枯葉蝶、尺蠖蛾幼蟲及蝴蝶幼蟲。
擁毒自重:虎頭蜂的螫針、斑蝶、刺蛾幼蟲的細刺。
以色避敵:用警戒色及保護色。
1.鍬形蟲:雄蟲的大顎用來爭地盤、爭女友。雌蟲用大顎咬樹皮產卵。成蟲吸樹汁,具趨光性,幼蟲以腐質木屑為食。
2.天牛:大顎為咀嚼式口器用來啃食樹幹、樹葉,雌蟲用大顎咬破樹皮產卵於樹幹內,幼蟲以樹幹纖維為食。
3.步行蟲:也能飛行,危險時會分泌惡臭,肉食性,以小昆蟲或蝸牛為食。
4.蟑螂:有靈敏度高的觸角及尾毛,快速的行動力,雜食性。
5.蛾類:鱗翅目昆蟲,夜行性,具趨光性。
6.螽斯:俗稱紡織娘,直翅目昆蟲。蝗蟲是短短鞭狀觸角,螽斯是長長的絲狀。雄蟲的鳴器是利用2片前翅的翅基摩擦發聲。雌蟲腹部有一根軍刀狀產卵管。雜食性。
7.蝗蟲:直翅目又稱蚱蜢,喜食禾本科植物。
8.蟋蟀:雄蟋蟀發音方式與螽斯相同,腹部有2個尾毛。雌蟋蟀腹部多1跟產卵管。雜食性。
9.竹節蟲:善於偽裝,夜間覓食。
10.螢火蟲:螢火蟲的螢光屬不發熱的冷光。觀察時要關閉手電筒,或燈頭上貼紅色透明紙,以免干擾螢火蟲生態。
11.毛毛蟲:蝶蛾類的幼蟲,有保護色或有毒的毛刺。
12.椿象:俗稱臭腥龜仔,遇危險會從腹部釋放毒氣。半翅目,前翅一半是鞘翅一半是膜翅。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或動物體液。
13.蝴蝶:翅膀表面由片狀鱗粉契合而成,幼蟲是咀嚼式口器,成蟲是虹吸式口器,不用時捲起來。
14.蜻蛉目:有蜻蜓和豆娘。蜻蜓點水是雌蜻蜓將卵產於水中的動作。雌豆娘是將腹部伸入水中產卵於植物上。幼蟲稱水蠆,捕小動物為食,羽化後爬出水面。
15.蜜蜂:群居。蜂王及雄蜂負責生殖,公蜂負責其他所有的工作。
16.胡蜂:有虎頭蜂-群居、細腰蜂、長腳蜂、馬蜂、寄生蜂、泥壺蜂-獨居。成蟲捕捉小昆蟲給幼蟲吃,成蟲吃花粉、花蜜、腐爛發酵的水果。
17.螞蟻:雜食性社會性昆蟲。蟻后與雄蟻負責繁殖,兵蟻保衛家園,工蟻包辦覓食及育幼等工作。
18.同翅目:有膜質的翅膀及刺吸式口器,如蟬、蚜蟲、葉蟬、沫蟬、介殼蟲、蠟蟬。

這次施老師介紹好多昆蟲,包括吸大便水份的蝴蝶,吃月餅肉餡的螳螂,吸昆蟲蜜露的螞蟻,把脫下的皮背在身上的金花蟲,把卵捲在葉子裡的捲葉象鼻蟲,還有用背部鋼毛爬行的雞母蟲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肉食性的蛛蜂,先將蜘蛛麻醉不能動後,蛛蜂再用牙齒去咬蜘蛛的大牙,搬動蜘蛛,減少蜘蛛在搬動時受傷,因為完整的蜘蛛將是蛛蜂寶寶最好的食物。
以前我曾經觀察過蚜蟲,成群的蚜蟲在桑葉背面及莖上,還有螞蟻穿梭在其中,我以為螞蟻會咬蚜蟲,後來發現螞蟻會保護蚜蟲,把吃蚜蟲的瓢蟲趕走,蚜蟲再分泌蜜露給螞蟻,形成互助的的生態。
下次到野外去要細心觀察,還有要戴帽子,以免蟲蟲從天而降,因為昆蟲無所不在。
施老師最後提醒我們要尊重生命,不能因嬉戲、作弄而害死這些小生命。

2012/05/05臺灣蝴蝶生態之美


蝴蝶的生態之美,是由吳文德老師幫我們講課。
如何分辨蝴蝶和蛾:1.蝴蝶的觸角先端膨大有棍棒狀;蛾的觸角細長又有羽毛狀。 2.蝴蝶有腹眼,蛾沒有腹眼。
蝴蝶的身體:總共分為頭、胸、腹三個部份,頭部有三個最重要的器官,腹眼是視覺器官,觸角是感覺器官,口器是進食的器官,蝴蝶的胸部是主要的運動器官,因為牠的翅膀和六隻足都長在胸部,三對腳分別長在前胸、中胸和後胸,前翅就長在中胸,後翅就長在後胸。腹部除有生殖器官外,腹部的兩側均有氣孔是交換氣體的呼吸器官。
蝴蝶的一生:分四個階段,卵、幼蟲、蛹和成蟲。又稱生活史。
蝴蝶的卵期:因不同種類的蝴蝶有不同形狀顏色的卵。為增加幼蟲存活機會,會將卵分散產於不同株植物上,孵化後會以口器啃食卵殼爬出。(就像頭戴小玉西瓜的人,用牙齒咬破西瓜皮而出一般)
蝴蝶的幼蟲期:從幼蟲爬出卵殼到化蛹這段時間,稱為:「幼蟲期」,幼蟲的幾丁質外皮,因增長會有蛻皮現象,並在蛻皮前會有一段短暫時間不動,稱為:「眠」的時期,每蛻一次皮,就加一齡。
蝴蝶的蛹期:幼蟲化蛹並不會吐絲結繭,但還是具有吐絲的能力,幼蟲會先吐絲做絲座,將尾部具勾狀,再形成「前蛹」,隨著時間慢慢增加,「前蛹」會蛻下外皮成為蛹,這是蝴蝶最後一次蛻皮的行為,依蝶蛹的外形,可以分為「垂蛹」和「帶蛹」兩種。
蝴蝶的成蟲:蝴蝶從蛹變為成蟲,稱為「羽化」,大部分的蝴蝶會選擇清晨時刻羽化,羽化後的蝴蝶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設法延續生命、找尋異性交配以繁殖下一代。
羽化後的蝴蝶行為:飛行、曝曬、休息、吸蜜、吸水、求偶、交配、腐食、產卵、領域、追逐。

這次是由吳文德老師幫我們講課,首先,老師給我們看的是一張福德祠的照片,原本我只專心的看廟裡的事務,聽同學一說我才曉得,原來廟上方和柱子附近還有一些黃色的蝴蝶,難道這是特地為黃色的蝴蝶蓋的嗎?其實這只是間為土地公而蓋的廟,但為什麼廟上面會有黃色的蝴蝶來裝飾呢?因為這間廟是蓋在台灣的黃蝶翠谷,這些黃色的蝴蝶就是人們所稱的「淡黃蝶」,黃蝶翠谷有這麼多的淡黃蝶,是因為那裡種了很多的鐵刀木,鐵刀木引來了許多的淡黃蝶繁殖。台灣的黃蝶翠谷有許多鐵刀木,是因為在日治時代,日本人在高雄美濃種了很多的鐵刀木來做火車鐵軌的枕木和槍托用。
蝴蝶在人類的眼裡像翩翩起舞的公主,蛾卻像毫不起眼的便利貼女孩,果真如此嗎?但事情並不如此,像錨紋蛾和最近常看到的澄帶藍尺蛾一定會生氣的和你說「你錯了!」,因為只用美與醜陋來形容昆蟲實在是太抽象了!如果以個人的外表去判斷牠們實在是太過分了,而且以美和醜陋來判斷昆蟲實在是太沒有實驗精神了。最後謝謝老師讓我們看了各種蝴蝶的卵、幼蟲、蛹和羽化後的成蟲的照片。

2012/04/14雲端服務的生態知識管理


這是第二次上課,在上次聽完邱老師的課程,我滿心期待可以上到吳老師的線上教學,今天我看了吳老師的線上教學,才恍然大悟,沒想到線上教學竟然這麼有趣,且線上教學裡還有吳老師的配音,今天上的課說到了關於ECO的網站介紹、開啟超連結以及了解自己的照相機,我最喜歡的部份就開啟超連結,因為許多網頁上都含著開啟超連結的網址,但是現在我的電腦老師都沒有教我們如何使用超連結,我沒想到吳老師竟然會教我們怎麼使用超連結。
我也很喜歡了解自己的照相機這部份,因為吳老師教了我們如何分辨特殊相機以及普通相機,還有如何分辨記憶卡是哪一種品牌,以及普通相機不會有MSAP(MATP),這些符號都只會出現在特殊相機上面,所謂的「MSAP」:
M:手動曝光 S:快門先決 A:光圈先決 P:程式曝光

2012/04/21台灣低海拔生物資源


今天幫我們上課的是一位非常厲害的老師,她就是-林玉琴老師,聽說林老師還曾經是邱老師的老師呢!今天學的是濱海環境、濕地環境、平野郊山環境。
心得:
我覺得林玉琴老師是個很棒的植物老師,且問林老師什麼關於植物的問題,林老師都可以快速的回答出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姑婆芋和芋頭的差別,可以分辨姑婆芋和芋頭的差別的方法,可以看它們的葉子,姑婆芋葉子上面的毛細孔比較大,所以如果將一些水倒在姑婆芋的葉子上面,姑婆芋的葉子就會把大部分的水吸進去,但芋頭的葉子和姑婆芋的葉子不一樣,因為芋頭的葉子有著絨毛,且芋頭的葉子毛細孔比較小,所以如果將一些水倒在芋頭的葉子上面,芋頭的葉子就會把大部分的水排掉。
還有一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螳螂和鐵線蟲的故事,螳螂肚子裡的鐵線蟲幼蟲長大成蟲時,鐵線蟲就會分泌一種奇怪的物質,使螳螂想去溪邊喝水,如果螳螂即時趕到水邊的話,鐵線蟲就會從螳螂的腹部爬出來,但如果螳螂沒有即時趕到水邊的話,鐵線蟲就會迫不及待從螳螂的肚子裡衝出來,這樣螳螂和鐵線蟲都會死掉。
我還聽過一個落後國家的事情,就是那裡的人們因為飲用溪裡的水,不小心把類似鐵線蟲的卵給吃下去,等到卵在人體內變成成蟲時,類似鐵線蟲的蟲就會分泌一種奇怪的物質,讓人們的膝蓋以及腳踝腫起來,而且會發熱,這時人們就會將他們的腳泡在溪水裡,讓自己舒服一些,在這時類似鐵線蟲的蟲就會從人們的膝蓋以及腳踝跑出來,聽說那隻腳就不能再使用了,真是可怕呀!
希望以後還有機會可以上多一點林老師精采的植物課。謝謝林玉琴老師今天的指導。

2012/04/07生態攝影的基本概念


我很高興能參加這個生態營隊,今天是第一次上課,這是我上課整理到的重點:
1.當老師在上課時要認真聽課,且要抄筆記。
2.在做野外研究時,不可以隨意殺害、砍伐附近的動、植物,且不可以大聲喧嘩,以免造成破壞生態的行為。
3.在教室不可以奔跑,且要注意安全。
4.在教室時,不能使用閃光燈,以免妨礙到老師上課
5.在野外研究時,不能使用閃光燈,以免驚嚇到小動物。
6.要準時到達營隊,且要對營區裡的老師有禮貌。
「抬頭仰觀宇宙的深邃,低頭俯察萬物的多樣,在山巔海遙之際找到自己的定位」這是邱老師給我們的第一句名言佳句,在星空下探索宇宙的奧秘,在地面上欣賞大自然的美妙,宇宙是多麼的廣大,我們在了解大自然的同時,應該要先找到自己生存的目地。
如果想要當生態攝影師,只要會按下快門就可以了嗎?那可不一定,如果將稀有的鳥類用強力膠把牠黏在樹枝上,讓被逼迫的鳥兒做出展翅高飛的動作,或是為了拍一大片的草原而把前面的樹都砍掉,這些都是破壞生態的行為,真正的生態攝影師才能拍出完美的照片,且邱老師也說要拍出好的生態照片,最重要的就是永遠「不造假」。
要拍出不同需要的照片,就要先了解自己的攝影器材,以防在攝影期間隨時可以調整自己的相機。要能順利拍出更好的照片,就需要掌握攝影的八大要領:快(選擇要快)、握(握相機的握法要正確)、穩(身體要穩)、瞄(找出好的對焦方法)、準(快門的時機要準)、換(換相機的模式)、高(畫質及細節要高)、趣(做生態攝影時要有趣)。